中文名称:SARS-CoV-2 气管鼻内结膜联合感染恒河猴模型
英文名称:SARS-CoV-2 intratracheally intranasally and on the conjunctiva infected Macaca mulatta model
类型:新型冠状病毒动物模型
分级:NA
用途:非人灵长类中最适合模拟COVID-19的动物模型,用于评估SARS-CoV-2药物和疫苗及致病机理研究。
研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保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SARS-CoV-2已在范围大流行,导致1000万确诊病例和约50万人死亡。自1918年流感以来,COVID-19被认为是第二个广泛传播的传染病,这也促进了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合作,进行COVID-19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了解有关SARS的基因组和结构。但是,还有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包括细胞因子风暴, SARS-CoV-2的靶向性,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 所以需要一个能够模拟患者COVID-19症状的动物模型。
恒河猴组(14只,幼年4只,青年6只,老年4只)。所有动物均不含筛选出特定的病原体。研究过程中,每天用商业猴粮、食物和水果进行喂养,自由饮水。将4.75ml 106pfuSARS-CoV-2气管内(4 ml)、鼻腔(0.5 ml)和结膜(0.2 5 ml)接种给成年和老年猴,幼猴注射一半。接种病毒后,每天检查动物的临床体征。用氯胺酮(6 mg/kg)麻醉动物,并在指定的阶段进行以下实验程序:体温和体重监测、样本采集、胸片和尸检。
体温升高。肺部异常,表现为结节、肿块和间质性肺炎。感染后期在支气管,喉咽和脾中可检测到病毒RNA。SARS-CoV-2可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最早可在4 dpi时就可检测到,高峰出现在10dpi以后。通过检测血清样品中多种细胞因子的测定来确定对感染的炎症反应。检测到八种细胞因子(G-CSF,IL-1A,IL-8,IL-15,IL-18,MCP-1,MIP-1B和sCD40-L)。其中IL-10, IL-1A, IL-8, IL-15, MCP-1含量很高。CD4 + T细胞,CD8 + 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频率在2或4 dpi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尸检显示肺、脾、淋巴结有严重损伤。大量肺点状出血,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肺间隔增厚,肺内炎性细胞浸润,弥漫性出血、坏死。在肝脏、脾脏和肾脏也观察到轻微的病变。在肺(肺泡腔内Ⅱ型肺泡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肠系膜淋巴结(结构完整,胞浆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分泌颗粒)和脾脏(巨噬细胞内颗粒数量增加)中观察到典型的超微结构损伤。
所有动物操作程序均已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机构动物伦理和使用委员会的批准(伦理编号:DWSP202002 001),并严格按照批准的《国家动物保护和使用指南》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监督,在中国云南国家昆明市高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的ABSL-4设施中进行。
恒河猴可感染新冠,感染后体温升高,体重减轻。在拭子、血液样本、肺组织中可检测到病毒。胸部X光异常,炎症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肺组织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动力学与COVID-19患者相似。非人灵长类中最适合模拟COVID-19的动物模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恒河猴比食蟹猴、狨猴更易感SARS-CoV-2。